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鳥瞰

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縮寫為FermilabFNAL),簡稱費米實驗室,是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一所美國國家實驗室,位於美國伊利諾斯州巴達維亞附近的草原上。

歷史[編輯]

實驗室成立於1967年,原名為「國立加速器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學粒子物理學。第一任所長是羅伯特·R·威爾遜(Robert R.Wilson)。實驗室的原則是傑出的科學、藝術的瑰麗、土地的守護神、經費上精打細算和機會均等。1974年為紀念美國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而更名為「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

費米實驗室曾擁有[1]質子-反質子對撞機Tevatron(980GeV×980GeV),附屬有兩大探測器CDFD∅。2008年9月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建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設計可產生七倍於費米實驗室記錄的能量。2011年9月30日,Tevatron被正式關閉[2]


現實,費米實驗室是美國僅有的一個單一研究目標目標實驗室[3]

發現[編輯]

1995年3月2日,費米實驗室宣布在兆電子伏特加速器上發現了第六種夸克頂夸克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 

 阿爾巴尼 | 阿姆斯 | 阿貢 | 伯克利
布魯克海文 | 費米 | 愛德荷 | 利福摩爾
洛斯阿拉莫斯 | 新布朗斯威克 | 國家能源技術 | 再生能源
橡樹嶺 | 西北太平洋 | 普林斯頓電漿 | 放射學和環境科學
桑地亞 | 史丹福線形加速器 | 散裂中子源 | 傑斐遜實驗室

DOE se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