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頭的衰落樣本:HTC遭遇“高不成低不就”式尷尬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3-09-16 10:20:15 Blog談新聞 評論(0) 上則 下則
HTC(宏達電),在短短2年時間內,由曾經的智能手機領先者,已經淪落為一個沒落者。
就在前不久,HTC發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財報,雖然受其旗艦機型HTCOne的強勢拉動,但其利潤仍比去年同期的74億元新台幣下降了83%,僅有12.5億元新台幣(約合4163萬美元)。
這並不是HTC首次出現糟糕的財務數據。在2010年至2011年間,HTC股價從280元新台幣啟動,一路狂飆至1238元新台幣,漲幅接近4倍,但自巔峰至今,股價卻跌去九成,留下慘烈的K線圖令人震撼不已。
智能手機不是一個小行業,產業資本瘋狂熱捧,無數的新型企業競相投身其中;HTC也不是一家小公司,其巔峰市值僅次於蘋果,位居全球第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繁榮公司快速衰落?此案例又能帶來怎樣的行業反思?
HTC:智能手機領先者的衰落之路
每經記者羅慧
面對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炸式增長,作為領導者的HTC,卻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從領先地位迅速跌落,被後來者紛紛赶超,不得不讓人感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企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核心競爭力的與時俱進,則是科技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曾依賴創新成為開拓者
作為出生於台灣的一家科技企業,HTC憑藉著創新能力,從一個小小的代工廠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代工和生產廠商之一,其股價也在2006年一舉突破千元大關,成為台股16年來第二支突破千元的股票。
2008年9月,HTC在紐約與Google、T-Mobile同台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載了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T-MobileG1,正是這款手機,將HTC推向了行業的巔峰,公司的股價也一路上揚,市值一度超過了老手機巨頭諾基亞。
據美國諮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HTC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460萬部,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的8.3%左右,而這一年,全球智能手機的銷量同比增長了72.1%,其中,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3.9%迅速增加到22.7%,到了2011年,HTC所佔份額更是攀升到了9.1% ,銷售量達到了4300萬部左右,而這一時期,HTC的股價也創下了每股1238元新台幣的歷史記錄。
專利案落敗成轉折
然而,這一勢頭卻在2012年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據高德納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HTC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迅速下降至4.7%,其銷售量也下滑到3210萬部,而這一時期,全球智能手機卻以2.07億部的銷量創下了歷史新高,較2011年大幅增長了38.3%。隨著聯想、華為、中興等品牌的突起,HTC也被擠出了十大手機品牌之列,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股價也從2011年4月的巔峰,跌落了近90%。
與蘋果公司的那場侵權官司落敗,成為HTC發展之路上的重要轉折。2011年12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蘋果控告HTC侵權一案作出宣判,認定HTC侵犯了蘋果指控的10項專利中的1項,而涉及此項專利的所有智能手機,自2012年4月19日起,都禁止在美國境內銷售,對於曾經在北美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而言,這樣的打擊無疑是沉痛的。
儘管事後HTC表示已經針對該專利所涉及的部分進行了修改,不會影響HTC在美國市場的後續銷售,但據HTC在2012年4月公佈的財報顯示,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收同比下滑了34.92%,而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了70%。對此,HTC的內部人士認為,正是由於2011年四季度的那個“錯誤”,導致了HTC的庫存增加,而在那一季度,也是HTC兩年來首次出現利潤下滑。
此後,HTC便節節敗退,到今年一季度,HTC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再次下降至2.5%,其營收也同比下滑了37%。在發布了二季度稍好的財務數據之後,該公司又發布了今年三季度將出現虧損的預警,一時間,關於HTC的傳聞四起,欲被收購,高管洩密,高層頻繁變動,不僅令HTC的股價巨幅波動,也令HTC的前景面臨著嚴峻的挑戰。